首页     教育交流       留学服务     人才工作        汉语推广 Study in China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教育 >

德国联邦教研部《中国战略》选编

发布日期:2016-01-11  浏览数:4676  信息来源: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帮助各位新老留学人员及广大关心、支持中德教育与科技合作的各界朋友更好了解德国在教科研领域未来对华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地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我们对《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中国战略(2015-2020)——与中国研究、科学、教育合作的战略框架》进行了精心摘译和选编,即日起分段发布,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战略制作背景,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对华合作现状。
 
——为什么制定《中国战略》?
近几十年来,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活力能与中国相比。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影响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早在2007年,中国就已取代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未来数年中,中国可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果剔除购买力因素,2014年中国GDP已居世界首位。
巨大的生产能力和低生产成本的结合使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中国也在近几十年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国家,一些地区甚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千年之交,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并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这一转变。创新体系的现代化要通过结构改革、建立国际伙伴关系以及对教育、研究、技术和创新的大规模财政投入来实现。
在国际发展合作中,中国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委员会界定为“上中等收入国家”,这即表明,从其它国家流入中国的资金可在一定前提下被界定为ODA经费——即官方发展援助基金(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同时,中国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出资国,当前投向外国的发展援助经费超过世界银行,(援助)涵盖以非洲为主的世界所有地区。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德国在科学和经济领域是否应与中国合作这一问题已不存在,而必须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什么样的合作目标,在哪些领域、与哪些机构或人、以及以怎样的机制合作才符合德国利益?与中国的合作重要意义在于:共同创新知识和技术、巩固德国研究和创新强国地位、为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共同成功应对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社会和环境挑战。与中国合作是德国“不可或缺的机遇”,必须加以利用。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对华合作现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2年建立外交关系。1978109,两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成为两国科研合作的基础。自1980年起,联邦教研部与中国科学技术部定期召开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会上共同商讨联合支持的项目、措施和合作框架条件。科技合作联委会的工作得到各领域指导委员会的支撑(如环境技术与生态、地学、海洋与极地研究等领域),它们分别为各自所属的领域规划一系列活动。
在教育方面,联邦教研部与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建立起“教育政策战略对话”的定期磋商机制(2009年前称“高教政策战略对话”)。作为该机制的补充,2011年起,两部建立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20世纪80年代是中德研究与教育合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形式是一般性的信息和经验交流、组织会议活动以及互派专家团组,以推动政治外交(“科技外交”),探索合作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共建一批合作伙伴小组和青年科学家小组,强化了项目合作和研究机构间合作。这一阶段的合作以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占主导,其次是能源、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步入21世纪后,项目合作更加活跃,双方建立了合作办学机构和共同开办大学专业。2011年起,联邦教研部还向中国教育部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引入新的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建立的中德政府间磋商机制将合作进一步深化。继2011年和2012年后,201410月两国举行了第三轮政府磋商。中国是少数几个与德国建有政府间磋商机制的国家之一。2011年以来,联邦教研部与中国的对口部门共签署13项合作意向声明,其中10项是在政府磋商框架下签署的。
 
42011年起两国教育与科研领域联合意向性声明一览
事由
主题
中方合作部委
1. 2011627-28日,柏林,中德政府磋商
中德生命科学的创新平台
科技部
中德创新平台
科技部
中德研究与创新项目:清洁水
科技部
建立高等教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教育部
设立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教育部
2. 2012830,北京,中德政府磋商
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的合作
科技部
海洋与极地研究的合作
国家海洋局
2014年,328,柏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
中德清洁水创新中心
科技部
加强战略合作、全面升级两国教育和科学交流
教育部
3. 20141010,柏林,中德政府磋商
2015科学年未来城市合作
科技部
促进中德高教创新科研,应对全球挑战
教育部
延长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教育部
201557,北京,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到访
在中国重大水专项和处理与控制水污染领域的科技合作
科技部
 
第二部分: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未来对华合作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和核心命题
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合作获得什么?
联邦教研部开展国际合作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德国科学和研究的实力。2008年德联邦政府科学和研究国际化战略中提出了四项目标,与中国合作对于实现其中的三个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与全球“最优秀的”开展科研合作;挖掘国际创新潜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做出贡献。专业人才培训则属一个新增目标领域。
联邦教研部在其未来中国政策中将着眼:
l    支持德国科研和经济界与中国的合作(创造科学价值)、建立创新伙伴关系并开拓市场和商业领域(创造经济价值);    提高德国大学生和科研人员进入中国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拓展其专业和跨文化方面的能力,与此对应,这也适用于中国合作伙伴在德国共同开展研究和学习;    通过促进德国和中国高校间战略导向性、机构化合作来促进德国高校内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化;    打造一个更广泛的、能为公众所用的关于中国教育、研究和创新体系以及中国总体情况的知识基础,增强德国的中国能力);    致力于营造德国科研和经济界与中国开展合作在德中两国,尤其是在中国的框架条件;    支持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并制定一条可持续、节省资源、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可承受的发展路线。在政策层面,联邦教研部未来与中国开展合作时,这些目标将在教育、研究和创新(其中包括德国科研机构、中间资助机构、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以及经济界)构成的知识三角框架内发挥行动指南的作用。
联邦教研部将密切关注改善与中国合作的框架条件,并在未来科研合作计划设计初期就确立框架条件,以使在中国市场取得的研发成果发挥更大价值。
指导方针——我们希望如何合作?
联邦教研部在与中国开展未来合作时遵循以下指导方针以使国际合作持续取得成功,从而确保达到双方预期:
l    在考虑双方实现增值的情况下代表自身利益。在与中国合作时必须主动关注德国高校、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利益。合作只有在相比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明显增值时,才可能成功。在国际科研合作中,这种双方利益增值尤其多地产生于互补性合作中。    延续性和可靠性:成功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双方合作的延续性和可靠性。延续性和可靠性并不凭空产生,而必须通过个人关系的培育才能获取。信任和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奠定了长期合作的基础。    透明和公开:双方必须尽可能在透明和公开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这其中包括了对合作方案制定和实施所需背景信息的交流、获得研究成果的透明程度、不受阻碍获取重要科研数据及市场准入。双方共同宣布科研合作项目资助计划、申报、遴选、评估程序以及达成资助决定等过程均应公开进行。    包含双方重要的合作参与主体:以成果导向的可持续合作应将所有重要的参与主体都纳入其中,并在讨论中也能考虑到各方立场。在德方,这一政策意味着在对产业界意义重大的和接近应用主题上要成功合作,就必要聚集所有重要参与主体。现有平台如国家电动汽车平台、工业平台等均已将工业、科技、政治、工会和协会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进行战略对话,并在对华合作的决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为此,联邦教研部将根据合作议题所需,吸纳将其他的部门和机构(除传统的联邦教研部合作伙伴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外)以及省和地方层面的合作主体参与。    与国家和欧盟层面合作的衔接和关联。不同德国机构(联邦和各州的部委、科研机构、资助和中间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的对华合作应实现有益互补。为此,必须保证经常性的信息和经验交流。同时,应在欧盟层面(如在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论坛、地平线计划等政治倡议框架内进行项目招标)与其他国际机构(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共进开展对华合作。    良好学术道德和科研。任何一种形式的科研科技合作都必须遵循所有参与方(政治层面、机构层面如科研机构或资助机构方、个体的科学家个体)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良好的科研实践规则。这不仅包括当中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科研活动方式、科学论文发表和作者身份认定、科研后备人才指导等,也包括评价、遴选程序以及评审专家的行为。德国和国际学术界都针对良好科研实践提出了建议和行为准则。
中国科研体系的优势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与市场规模紧密相关的购买力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由于过去几十年政治上不断宣传创新计划,中国的科研体系同样在蓬勃发展。中国政府不断增加研发支出,因此可以预计中国科研体系的投入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中国目前能够很快进行复制(仿制)现有技术,以能适应地方的需求(适应性创新)。从这个优势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能够产出大量成功的论文和专利。与此同时,近些年来的科研活动关注中国大课题特别是与环境挑战问题相关的创新议题。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一流大学,它们不仅拥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设备精良的实验室,也拥有雄厚的财力。中国有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在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已经通过在国外学习、取得博士学位或工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国际经验和良好的英语及德语能力。中国科研课题的优势领域是工程和材料科学,纳米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化学。
与中国合作的机遇
尽管有上述的劣势,与中国的合作还是有很多机遇。这个国家广袤的国土面积、众多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中产阶层,城市化进程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都对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当中来自德国的研究和技术在中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球性挑战也可以共同去解决。尽管有负面效应,但中国政府严格的经济增长指标和计划也确保了科研合作的规划安全性。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里通常拥有优良的基础设施,这也给德国科学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由于中国越来越愿意加入国际标准化和标准化机构,这也使共同制定标准成为可能。此外中国可以成为德国经济界进入其他亚洲市场的大门。中国政府目前致力于科研(资助)体系改革,因此德国也可以和中国用一致的方式(如同行评议)来共同制定资助计划。中国对高素质专业人员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包括当地活跃的德国企业-也给德国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内提供咨询服务的企业创造了机会。德国政治和科研领域内的亲和力在中国的广为传播也为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核心命题——重点在哪些领域对华合作?
——研究和创新合作
只要能够增强德国科研实力和创新潜力,为德国经济界开拓市场,德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与中国伙伴开展科研合作就是有意义的。此外,还需通过合作利用中国一流科研基础设施和独有的研究环境。
在所有合作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需要充分了解在中国适用的、对合作有意义的行政和政策环境(适用法律和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科研和经济政治目标以及中国最重要合作参与主体。项目合作双方自身可以决定的框架条件应尽可能在合作实施前就协调一致。
可能的科研合作包括:共同的基础科学研究(如海洋和极地研究或者地学研究)、以中试装置和示范项目等形式开展且符合中方需求的应用型和产业导向性合作(如环保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
可以预见,未来十到十五年间,中国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现在已经达到),应紧密跟踪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对此,科研合作是适宜的方式。通过合作,德国经济界应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市场、开拓创新潜力和市场机遇。德国科研界应能从中国现有专有知识、科研能力和基础设施中获益。
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合作应覆盖整个价值创造链,如与中国用户或终端客户合作,及在应用层面执行项目以求在当地获得解决方案等。
应用研究领域合作的目标是,使德国经济界能尽可能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使德国技术尽可能在中国得到无障碍应用。
在合作开始阶段和特定科研领域,宜先开展竞争前合作,以建立信任关系和合作机制。
确保合作成功的关键是关注中国的重大发展趋势,共同应对诸如环境、气候、城市化、能源、人口迁移、健康、移民或人口变化等全球挑战,因为中国政府将致力于长期解决这些问题。德国科研和经济界在大部分领域内都居于领先地位,因此双方合作前景良好。此外,在中国特别适于开展环境和城镇化领域新技术开发和试验。
联邦部委和协会应在对产业意义重大的、接近应用的主题上更加紧密协调行动。可利用现有或将新建的国家平台面对中方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必要时可在这些平台上拓展建立中国元件(如国家电动汽车平台或工业4.0平台)。
在科研合作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应吸纳中国所有重要参与主体(国家、省和所在地等层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者、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以确保合作的成功和可持续性。
在欧洲和国际层面涉及与中国合作的议题,通过共同行动来取得更大影响(如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化和规范化、知识产权)。
制定和实施研究项目资助的联合公告能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国科研和科研资助体系。尤其是共同定义框架条件,如项目申请、评审/遴选标准和项目管理。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作
除专业和内涵能力外,语言和跨文化方面的中国能力对于成功合作也很重要。中国未来在科研和经济领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需特别关注面向德国大学生、毕业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传授这种中国能力
建立可持续、机构化、不受个人因素影响的结构性合作是提高在华德国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数量以及增强其中国能力的重要方式。为此应在高等教育合作中聚焦联合办学、双学位和博士生培养计划(包括对在中国高校获得的学分的认可)等。必要时,可重点在已经形成的可信赖合作关系基础上共建合作(办学)机构。
应首先考虑中国顶尖大学作为德国高校的合作伙伴。此外也应注重科研团队的质量,因为许多中国二流高校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很优秀。
在过去几年里建立起的与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目的是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主要是满足在华德资企业的需求。今后需应用德国专业知识建立双元制模式的职业教育体系,并制定和实施相关国家标准。
 
 
第三部分: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未来对华合作的行动领域和未来合作措施
本中国战略就关于未来与中国的合作定义了9个行动领域。每个行动领域均包括简短现状评述、操作思路以及具体措施,旨在按照对华合作内容和框架条件所需,使联邦教研部获得明确定位。
1. 在德国形成更广泛的中国能力
未来中德在教育,科学和研究以及创新领域合作的基础是在在质和量上提上德国的中国能力。这包括三个方面:
跨专业学科和研究领域地掌握关于中国的普遍性知识,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加以运用;
创造条件,重点支持学生、年轻学者和资深科学家通过在中国的逗留与中国伙伴开展合作课程和科研项目来获取和拓展中国能力;
建立一个扎实的、实时的有关中国教育、科研和创新总体情况(例如参与机构,已有合作情况、合作机遇和风险、相关咨询和服务建议)的知识基础。
措施1. 支持创新方案,拓展德国高校的中国能力
德联邦教研部将通过选拔和支持创新方案、思路和措施,来加强德国高校的中国能力。其重点是能将多所高校开展的中国活动有机结合,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案。这一有针对性的中国能力拓展应使让所有学生和学者受益,并横向涵盖所有专业。
措施2:支持在中国进行长期学习和研究
为满足经济界和科研界对拥有中国经验的毕业生和学者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学生和学者把学术培训或研究的一部分放到中国完成。目前德国学生到中国交流期限往往只有几个月,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科研情况、发展长期的联系的要求来说太短。为此,措施应致力于增加赴华德国学生和学者数量的同时,也延长其在华停留时间,使其平均超过六个月。为此,联邦教研部支持德国和中国高校之间开展结构性的交流活动,并将同时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关于面向德国学生和学者的赴华奖学金的对话。
措施3:建设一个着眼中国、面向学术和科研主体需求的监测系统
努力创建一个定期执行、有据可查、面向合作主体的监测体系,着眼研究中国科研政策最新动向(如分析中国关于研究和教育的战略文件、指标设置,形成研究地图和参与主体地图)。应定期更新相关数据和统计并将其提供给(德国)相关参与机构。
应对联邦教研部提供的数据(例如在门户合作网站)、第三方信息(其他部委、欧盟、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德科研机构)以及与对华合作有关的中国战略文件等进行筛选,根据德国科研参与机构需求进行分析。应特别关注有关中国的高教、学术和研究体系(例如大学排名、科技园信息、研究分布信息),更好对现有针对技术合作(所谓技术侦察)的咨询服务(如德国驻外商会提供的)加以利用。
通过开展特别活动来获取信息是监测系统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联邦教研部将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国合作伙伴举办活动。除搜集和加工数据信息外,还会根据需要将向外部专家和研究机构发布学术调研需求。根据需求不同,可针对如部分中国地区合作潜力或参与主体分布图的开展调研,也可以举办专业的研讨会或派遣调研团队,利用专家知识对中国在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能力进行更好评估。
2. 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构架和科学家网络
近年,德国和中国的大学之间的结构性战略合作有明显进步。即便如此,这一领域仍有很大发展潜力。为此应:
通过扩大中德高校战略伙伴关系,以双学位、博士生培养计划及建立联合(办学)机构、实验室和研究设施来加强机构间的合作;
通过支持以上合作来相应促进中德科学家网络建设;
通过校友工作对已建立的联系加以可持续保障。
目前已建立有各种促进与中国大学合作的形式。(如:国际学习与培训伙伴关系、双学位课程、由德国高校输出的海外课程)。虽然中德双方都从中收益,但项目常常由联邦教研部单方资助。将来应寻求新的合作形式,加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双方改进和建立新合作结构,帮助德国科研后备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更好地参与到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去。需要支持的是在中国和德国都有很好的显示度的创新项目,这些项目也应作为供其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参考的典范。
此外也对中国高校国际化给德国大学提供的机遇加以很好利用。国际化在中国高校赢得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期待中国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德国大学也可以多种形式在这一合作中受益(如:通过吸引博士生、留学条件显著改善、结构层次分明的赴华留学交流、未来更深入的研究项目)。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中国教育市场上,德国大学有很大的机会建立起更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更好立足中国教育市场。这符合中德双方的利益。在这期间,中国方面也愿意提供相应的资助措施。需要注意是对等资助、透明度和质量保证。
措施4:促进高校领域的结构性战略合作
中德联合资助的高校领域示范伙伴关系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战略伙伴关系和专业网络框架下的子项目。获得资助的合作项目将为未来高校合作提供示范模式、具有显现度并符合双方教育科学政策重点。
继续扩大双学位和博士生培养项目合作。同时考虑设置包含赴华交换学期的专业课程、组合型专业课程(由中国研究/亚洲研究和一至多个其他专业组成如经济,法律,政治学等组成)以及中德口笔译等专业课程。
措施5:拓展中德工程学院的相关活动
支持中德双方2004年起共同在同济大学建立的中德工程学院项目。该项目是一个结构性合作的特例和成功案例。在中德学部框架下将进一步推动双方机构的合作。在中德工程学院学习一年并获得双学位的德国学生数量将持续增加。
措施6:促进中德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可持续研究合作
201410月的第三轮中德政府间磋商中,联邦教研部和中国教育部决定支持与中国一流高校共建科研实验室和其他研究基础设施,以供中德双方使用,力求通过紧密合作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并共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德国科研机构也应能参与其中。
措施7:校友网络的建设
为保障在对方国家进行的学习和研究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的延续性,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友活动。特别要利用那些在曾在华居住并与中方合作伙伴建立长期联系的德国学生和学者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要加强德国学术界与中国在德校友间的联系和沟通。此外还应加强与在德中国专业协会的联系。
3. 构建德国参与者网络,开展政策对话
与中国的成功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德国参与方之间建立紧密联络,不断交流各自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的信息。在国家层面上取得的协商结果可以被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国际层面的下一步工作。
措施8:加强与德国科研机构、资助机构和中间机构,高校及其他部门的交流
为加强信息交流和协调,联邦教研部将继续定期邀请德国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和中间机构、高校和其他部门参加中国对话圈活动。这里特别要考虑与科研组织合作的战略维度。会议将对中国教科研合作政策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交流合作经验、教训、成功案例和问题。此外,联邦教研部将继续积极参与外交部或其它部门的专题会议。驻华德国使领馆的科技处将继续参与信息交流。
措施9: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设立双边政策对话机制
联邦教研部将利用与中国合作的部委——科技部和教育部建立的双边对话机制(STC联合委员会、专题指导委员会、教育政策战略对话、中德职教联盟)及两年一度的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拓展合作并总结进展。这些工作都在与德国参与主体机构的密切沟通下完成。今后将推动中国将包括地方一级层面在内的其他相关合作伙伴纳入对话。
措施10:联邦教研部参与欧洲和国际机构与中国教育和科研合作相关的各类委员会和倡议
作为众多欧盟机构和委员会的成员,联邦教研部已在积极参与欧洲研究领域的设计。教育部内主要是与教科研有关的研究和创新司及教育和文化司参与。今后,联邦教研部将在欧洲层面加强参与和中国合作有关的对话和进程,包括国际研发合作战略论坛(SFIC)的中国倡议、地平线2020框架下的与对华合作有关的欧盟项目。联邦教研部致力于争取欧盟成员国代表参加由欧盟委员会和中国科技部举行的科技联合指导委员会,以更好参与欧盟各项目委员会的对华合作。此外,联邦教研部将根据其与德国的中国合作的相关度来决定是否参与其他国际组织(经合组织、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同样,这一措施中也将加强与欧洲国家驻华各使领馆科技处的协调和沟通。
4. 优化德国科研界参与中国合作的框架条件
现有的政治、经济、法律和体制框架及其在研究和创新领域执行情况会对合作形式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它们的设计必须使德国利益得到保障、国际条例和协定得到遵守。同时,德国必须在那些涉及对华合作框架条件制定的国际组织和对话进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代表自身利益、发挥主导作用。
措施11:与中方就有关研究与教育合作的框架开展对话
中德合作的框架应保障公平竞争,保证针对外国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平市场条件。这一方面涉法律和规定的设计,另一方面也与相关负责部门和人员的实际执行有关。非自愿的技术转让和强制的知识公开,如需与中方合资的规定、投资许可和资格证的颁发等,也可能在对华科学合作中出现。应实现允许在华开展业务的德国企业自由选择在哪个国家注册他们的专利。应寻求到更好的方案来避免垃圾专利垃圾商标及易混淆品牌共存的情况发生。
此外,还将和中方继续就其他一些可能影响合作的内容进行讨论,如研发设备进口关税规定、保证平等使用实验室和大型设备、公共资助信息发布等。建议与中国参与主体就这些框架条件开展持续对话, 如可以通过2011年首次政府间磋商中建立的中德创新平台或国家级电动汽车平台、工业4.0平台等其他现有国家平台。
此外,联邦教研部将加强中国合作伙伴工作,致力于提高德国赴华学生和学者数量及停留时间。为此,中方需拓展英语授课课程(课程、模块、专业)规模,增加面向德国学生的奖学金(如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此外,联邦教研部将与教育部和中国大学就努力为德国学生营造更好的欢迎文化合作(如:宿舍和行政管理事项上的支持、提供足够的中文语言课程和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撰写论文所需的设施良好的图书馆等)。
措施12:促进与德国相关部门和委员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交流
国际适用的标准也应该在中国得到良好实施。在这方面,联邦经济部和能源部(BMWi)和中国政府标准化机构(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成立的中德标准委员会以及由德国规范研究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的中德标准信息平台承担主要工作。联邦教研部将加强与相关部委和机构的交流以便学术机构的特定的需求得到关注。
5. 加强关键技术合作     
5.1 电动汽车
为加强中德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2011年双方在第一次中德政府磋商后成立了中德电动汽车战略平台。目的是通过政治合作从内容和战略框架设定上保证电动汽车发展和市场引入方面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交流应进一步得到改善,双方应就所有有关内容和运用领域制订共同的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有几个部门参与:德方有联邦经济部和能源部(BMWI),德国联邦交通运输和数字基础设施部(BMVI),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设和核安全部(BMUB)和及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措施 13:进一步发展中德电动汽车战略平台
各部门在工作层面将并肩作战。德国应该继续集结其利益。只有这样合作才能平衡双方利益。研发合作和执行框架条件将统筹考虑处理。年度会议将用于制定跨部门的中德电动汽车合作战略方向。“TU9网络/中国电动汽车联合项目框架内所受资助中德项目的结果将被列入考虑范畴。
5.2光电子和光学技术
中德在光电子和光学技术领域的合作重点在于LED照明(SSL,固态照明)。两国都有兴趣将这种技术投入产业化,因为这是一个有未来前景的国际性市场,同时LED照明也是两国政府未来实现节能目标的一项重要技术。该领域对德国工业界有着开展互利合作的良好机会,无论是通过进一步开发亚洲市场还是开展覆盖价值创造合作。
措施 14:开展采用LED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发项目
联邦教研部将继续支持与开发标准相关(光计量,测试和认证程序,关于光对生物,医学和社会影响的调查,市场环节的术语和定义)的研究领域的合作。联邦教研部对关于LED技术应用的研发项目(例如在农业领域,在学校或城乡)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双方有必要让各自国家和地方层面负责技术应用(推广)的部门和机构参与其中。
5.3数字经济
中国和德国均为技术出口导向强的工业化国家。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技术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特别是经济流程的逐步数字化对两个国家都意味者一个变革的局面。两国都希望使这些发展的机会为我所用。
基于现有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在数字经济领域与中国建立一个(新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符合德国的利益。同时跨部门的思路也是这样合作的基础,正如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新高科技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也应在双边合作中得以体现。联邦教研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战略(如:工业4.0)及其措施主要面向在中小企业领域。特别是中小企业——德国的装备制造业所在——目前对中国的工业化起着特殊的作用。所以,以中小企业为导向也是与中国的合作的根本。
合作的关键除了跨部门,还在于具体手段。为了实现中德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伙伴关系的目标,必须开发合作潜力并发展合适的示范合作模式。中小企业与中方经济界伙伴的共同项目可以通过现有商业网络来建立。
这就需要:
a.使研究伙伴参与中德企业之间的对话过程:可利用双方现有结构(如:德国工业4.0平台)。由联邦教研部——视可能与德国经济部(BMWI)合作——组织一个包括企业在内的情况调研团是这项工作的第一步。
b.定义不利合作的障碍,提供解决建议:例如对数字经济合作就有交换敏感的、与竞争相关的数据。(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将建立安全通信和加密企业内网。特别对于强大的德国中小企业来说,安全的数据空间是不可或缺的,这又是本地和全球都难以找到的。它们是新的商业伙伴关系——如自动化或由于两国商品贸易日益增长而产生的物流领域——的中心基础,为此,跨境地进行商品身份认定就非常重要。在这里,德国和中国可以开发新的路径。
c.定义合作内容:从主题上看,智能服务为智能城市可作为合作的开端。此外,要就应对社会挑战的内容达成共识,特别重要的是,如新高科技战略设计的方案那样,对技术和社会创新进行综合考虑。
d.定义合作形式:优先考虑的合作手段还是联合项目。但是,今后这些项目可能不仅涉及技术领域,也包括商业模式和流程创新。
通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的层面的实施合作伙伴关系,数字经济领域的中德共同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取得成功。
措施 15:探索中德数字经济创新伙伴关系
联邦教研部计划在2015年秋派代表团访问中国,探索实施中德数字经济创新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6. 加强生命科学合作
同一些工科学科,比如信息技术和机械制造相比,生命科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创新领域的优先级并不高。然而,中国正努力赶上世界水平。这一目标可以在所有主要的政治纲领文件中找到,如十二五规划。
20116月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框架下,中德双方在柏林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德生命科学创新平台的协议。有了这个平台,中德双方在生命科学的活动就能得以相互结合和进一步发展。
6.1健康经济
在医疗行业,中德生命科学平台一致将生物材料作为优先领域。生物材料在医药行业用于治疗和诊断目的。
措施16:以“2+2”模式在生物材料领域实施由产业主导联合项目
中国科技部、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与德国联邦教研部目前正开发一个由双方联合资助的试点项目。目的是资助生物材料领域由产业主导的,以“2+2”模式实施联合项目(约五个项目,每方共投入500万欧元)。此外,双方计划提供一个介绍两国参与生命科学领域合作的机构和人员的联合数据库。
6.2 生物经济
在生物经济方面,中国优先考虑的是食品安全以及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尤指耕地、水、非再生能源)。该领域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和需求根据不同的专题领域的有很大差异:
在工业生物技术方面,中国将建立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所需的散装发酵产品供应的发酵装置;
中国努力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领域取得领先;
中国在以生态为基础的化学领域已在发挥一定作用,例如维生素、青霉素、柠檬酸或谷氨酸的生产;
今后几年,中国希望通过与国外在生物炼制方向开展合作,提高其在酶生产领域的产能。
2015年春季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中国在生物经济领域落后欧洲五到十年,但正迎头赶上。企业界在这个领域看到可以合作切入点。
措施17:延续国际生物经济资助计划
国家研究战略生物技术2030”框架下制订的国际生物经济资助措施旨在促进生物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在这个专题和需求都高度差异化的领域提高与中国合作的效率,(德国)于2015首次将中国列为措施重点国家。该计划主要针对以下几个行动领域:全球供给安全、农业生产可持续化、食品健康和安全、可再生原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和利用生物质能拓展能量来源。这里,除了技术问题和发展目标外,社会经济和体系的切入点也很重要。对资助措施的反响将作为将来对2 + 2合作项目的(与两国经济和科学伙伴的合作)评价指标。
7. 应对全球生态挑战
中国要应对一系列的全球生态挑战。经济的强劲增长带来了一列的生态变化,部分变化情况严峻。急剧增长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空气和水的污染。在中国报告空气质量值的190个城市中,超过90%的城市其空气污染颗粒物的值超过平均的国家限值。2014年,该颗粒物数值每立方米空气中超过200微克,十倍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限值。能源消耗正在稳步增长。中国的二氧化碳(CO2)在2012年达到分别980万吨,占国际的27%,且有上升的趋势。全球大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来源于中国。
这整个情况使得中国从各种原因来看都成为联邦教研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方面,中国的生态状况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国作为科技领先的国家能够而且必须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为德国可持续研究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可以战略性使用的市场。联邦教研部通过建立适当的框架条件为德国伙伴在中国提供合适的合作平台。
展示装置应作为战略性工具,为德国在华开展可持续创新铺平道路。可以在华提供这样的试点和示范设备创新中心可以起到德国技术供应商敲门砖的作用(如下文描述的可持续水管理方面的合作)。为使德国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走到一起,创新资助是必要的。科研合作因此应在必要时应用金融手段,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来支持。
从专业上讲,联邦教研部注重可持续水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海洋和极地研究和地球科学等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研究的某些方面也存在合作的机会。对于燃煤电厂的现代化,将现有技术按市场需求加以改进是最重要的。
下面列出的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手段和措施从已有合作及其优先领域为基础。
7.1可持续水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消费国。由于极度缺水的地区和工业化地区的污染导致相应对创新的水技术提出要求。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共将在水领域,其中大部分用于设备建设方面投资500亿欧元。对水渠系统的现代化和拓展、污水处理设备扩建和新建也将进行高额投资。此外,还将在水领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创新的污水污泥处理厂和水回收系统,引进和安装监测和控制装置。
中国在研发、基础设施扩建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巨额投资为德国水技术在中国特定条件下投入使用提供了机会。中国的大型水项目将实施至2020年,这对德国环境/水技术和德国科学领域的支持有了巨大需求。
中国在水领域的权限分属十四个国家机构,这导致了许多在水管理领域目标的协调、实施和完成出现障碍。为实施中德研究和创新计划清洁水和中国的大型水项目,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均是联邦教研部特别重要的合作伙伴。
为了实现在可持续水管理领域的长期、全面合作,MOST和联邦教研部于2011年推出联合研究和创新计划清洁水项目。该项目的结果未来将用于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如:太湖,滇池,巢湖,辽河)的可持续供水和污水处理。此外,应特别将由德国公司(部分通过德国水伙伴关系框架下组织)和中国企业于2014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共同成立的清洁水创新中心以及青岛新成立的以环保为重点的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参与。今后,双方共同讨论的研发主题重点是针对城市的创新型、高度自动化、半集中和分散式解决方案。
在水领域的合作中,超过十五家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中德合作伙伴参与的半集中式(SEMIZENTRAL联合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特别针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为实现居住区和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建立的一个半集中式供水和和污水处理中心。这座20144月在中​​国青岛为约1.2万居民落成的设施是世界第一座同类型设备,其应用的工艺可节约30-40%的饮用水,实现能源自主运行及磷等其他原料的回收。
未来应进一步加快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和可持续的供水和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在此,联邦教研部将与金融领域共同采取合适的措施。
措施18:支持德国工业推广适应中国国情的创新环境/水技术
德国工业应在推广适应中国需求的创新环境/水技术方面得到支持。过去几年开始实施的大量合作倡议将在战略中根据需求得到扩大和调整。在水/污水处理行业,如在上海清洁水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应通过面向特定职业群体的职业教育措施、规范和规则的调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贷款发放上的政治支持等措施为当地德国企业创造好的框架条件。
措施19:继续与中国科技部开展双边清洁水研究和创新计划(德方以FONA框架计划中的CLIENT计划与中方对接)
可持续的环境和气候保护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帮助德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拓创新潜力和不断拓展市场。联邦教研部实施非常成功的CLIENT2010 - 2017)资助计划涵盖了大量以/污水为重点的联合项目,该资助计划将在新一期资助公告发布后(预计2015年)得到延长和拓展。因此,应对现有的措施针对性地加以补充。水处理领域的合作,只要有必要将得以扩大和给予保障。
7.2城市化
中国城市的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将得以继续。在城市化研究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既是德国科学家、也是德国公司感兴趣的。中国科研的质量越来越高使得双方能够平等合作,当然这主要指城市化技术的角度。中国近年产生了一个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的技术市场。在制订可持续的城市化方案中,必须将所有参与主体和社会科学问题加以考虑,并涉及跨学科研究,而在这一角度还有提高的需求。在次,德国科学家是非常受欢迎的合作伙伴,为此,联邦教研部要建立适当的框架条件并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措施20:中国参与联邦教研部的科学年未来城市
为就可持续城市化概念开展全面交流,为不断增长的超大型城市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拓展中德科学家之间的网络,2015年,中国作为第一个外国伙伴参与到联邦教研部的科学年未来城市的部分活动中。为此,中国2015年举办了一个可持续城市化的共同会议。更多措施应当在科学年结束后得以继续,以支持城市化领域的中期合作。
措施21:制订一个对中德项目合作群体开放的可持续的城市区域项目公告
计划在非常成功的资助措施对未来超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新的关于可持续的城市化区域的项目公告,中德的项目合作群体均可申请。联邦教研部未来就可持续的城市化区域项目资助的具体设计,要通过科学年未来城市中的一个国际性的议程来确定。
由于温室气体大部分产生于市区,且城市中也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后果(例如极端天气事件)有最强烈的感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要综合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
7.3可再生能源
中国在扩大全球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并在这一领域对全球顶尖的应用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今后的1520年间,中国将致力于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全球技术领先地位。能源研究在中国由国家自上而下地组织开展。只有在需要引入知识时,才允许与德国伙伴合作,实施技术引进、技术转让及建立示范项目。要避免在光伏领域、风能、生物能源和水电这些着眼于单边技术转让领域进行合作。根据对当地经济的评估,能源技术领域的德国技术公司被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他们被视为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德国技术开发者看来,中国的战略是在能源领域不与德国企业建立联合试点项目或技术合资企业。中国的情况变化非常快。这使得能源领域的长期的双边研究合作变得困难。
目前,德国针对能源问题希望开展以下的科研合作:
措施22:促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德青年学者和大学生交流
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推动中德青年学者和大学生交流,应通过邀请两国专业政策、经济、学术界代表参加共同研讨会,商讨可能的合作领域和措施。从德国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跨专业和系统性方案。
措施23:针对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与自然影响,开展伴随科研合作
中德应在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如:电网扩容、抽水蓄水、水力)中开展伴随型的科研合作,观察其对环境和自然的后果,这将使双方都受益。
措施24:深入了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研状况
通过与中方的合作了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顶尖研究能力的总体情况(中国一流的能源研究分布图)。这样做的目的是勾勒了中国的研究环境的动态变化,并了解到其优势所在。对德国能源研究来说,中国迄今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黑匣子。此外,要努力制订一份关于德国及欧盟成员国与中国迄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的合作(包括定期监测)的介绍和评价报告。
7.4气候
由于气候的研究总体情况复杂且差异性大(气候系统的研究、影响研究、对减排/减缓和适应/接受的研究、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感知研究及各种气候相关政策研究的协调),因而,目前适合遵循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散的、由学术和专业驱动的监测战略以及对华合作战略。德国一些研究机构与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展直接交流。例如,亥姆霍兹中心和高校长期以来许多中国研究机构和气象部门有非常密切合作关系。
措施25:对中国气象研究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找出未来可能合作的切入点
中国中央政府希望能在气候研究方面快速赶超,要对这一进程予以持续关注和分析。首先是对气候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预期有结构性和系统性的了解,这样才能不错过那些对德国重要的、在中国快速变化的发展。同时,要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伴随式分析(政治和学术交流等),以便能找出未来的合作可能的切入点。此外,还应了解中国在该领域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情况,以便在欧洲范围内找到共同对华合作的价值所在。
7.5海洋和极地研究
中国参加了所有的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并发表了在国际上受重视的论文,尤其是在如边缘海、海岸研究及海洋资源等领域。合作可能存在于对一些独特地区的研究。作为沿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家,开展中国近海研究、海洋学和地球化学过程比较等是对德国有意义的。在中国海岸研究为德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中国对海洋资源日益增长的兴趣使得其在大陆架和深海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勘探工作有望得到拓展。
 
措施26:继续与国家海洋局在海洋和极地领域长期紧密研究合作
该措施的设计框架是20128月联邦教研部和国家海洋局签署的中德海洋研究行动(20132020)联合声明。2013/14年,双方首次就深海研究,海洋环境变化和极地研究联合发布项目招标书,将相关的项目纳入资助范围。
虽然又有上述合作开端,但恰恰在海洋资源研究还没有长期的中德合作。为此,应通过联合双边学术研讨会先了解双方需求,以在未来的项目招标文件中体现。
7.6地质
地球系统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这主要是涉及环境和地质的风险,特别是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制订和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地质条件导致中国易发生大地震。此外,主要河流的流域中存在大规模的洪水和山体滑坡现象。
中国对风险分析和预警这两个方面很感兴趣。中国的相关科研目前的普遍的弱点在于,观测不够长期和系统,这导致对复杂地质重构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估计。
措施27:扩大自然灾害和地质风险领域合作,开发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
自然灾害和地质风险的领域的合作以及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的开发是德国研究的潜力所在。这包括在地质风险领域开展考虑自认和人类体系瀑布效应的多风险分析、未来城市化背景下的风险评估等。以针对地质风险为主开发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将遥感和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纳入研究,都是未来重点领域所在。
8. 推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合作
近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和部分人文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竞争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当然,因为讨论内容不同,尤其是当今中国科学家的理论研究仍然受强烈的意识形态影响,双方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合作变得难度加大。另一个问题是,社会科学的相关数据往往难以获得,且有时数据可信度不高。此外,在一些研究课题中还存在政治控制和审查的危险。
即便如此,与中国开展人文和社科合作有很大机遇。在全球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获取有关地区和区域、跨文化和跨地区现实情况和关系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文社会科学能提供有关文化/社会的结构/进程的多种知识。
措施28:利用更广泛的项目资助促进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
联邦教研部将采取更广泛项目资助,促进与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合作,合作既涉及与其他学科,也涉及大学内部和跨校的联网协作。这种模式如汉堡克特学院(Käte Hamburger Kollegs文化遗产研究和区域研究中都有应用。新纳入项目资助的文化遗产专题就将包括对与中国合作的资助。这一项目目前列在列在人文、文化和社会科学框架计划内。
措施29:在中国成立一个国际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
中德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应加强机构性合作。为此,计划在中国成立一个国家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便双方研究人员就共同挑选的重点主题开展跨学科研究。该学院将被打造为具有可见度的中德开展专业交流的中心。
9. 加强职业教育合作
2011年成立中德职教联盟后,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联邦教研部和中国教育部支持企业和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旨在按照德国模式在中国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联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双元制元素的融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并推动能力标准制定和专业资格认可。
联邦教研部对职业教育合作的指导纲领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按照联邦政府的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战略确定的五个核心原则,分别是:1.社会伙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 2.在工作过程中学习,3.接受国家标准, 4.合格的培训人员,5.机构化的职业教育研究和咨询。
措施30:加强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
中国政府旨在推动与实践结合、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参见20146月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目前中方处于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和模式的试点阶段,国家战略正在制订中(原文如此)。在此,联邦教研部希望与教育部合作,根据上述五个核心原则确定对示范试点项目的评判标准。联邦教研部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协商中将标准的必要性置于重要地位。这一方面符合质量保证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继续提升德国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很高声誉。
措施31:开拓职业教育合作的区域伙伴关系
由于在2014年中国政府出台的战略文件中将省作为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孵化器,联邦教研部将根据需求加强与省份的合作。在示范性省份将实施以企业为导向的,具有灯塔效应中德合作培训项目。通过由德国驻外商会(AHK)和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中心(GOVET)支持有针对性的情况调查措施,探讨可能的具体项目,保证德国企业的参与。
措施32:支持通过VETnet项目来实施双元制
联邦教研部资助VETnet(德国商会职教培训全球合作网络)项目,将在与中国合作伙伴及当地企业在华开展德国双元制合作的中间人角色。 VETnet旨在在一些特定的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加入双元制元素。根据双元制模式建立的职业教育结构包括学校教育部分、企业培训部分及相关商会的参与。德国驻外商会(AHK)上海分会近年一直推动建立一种目前在中国还没有的培训形式,以保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为德国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在此,AHK既成为联邦教研部在中国的联系机构,也作为中国特别是地区层面合作伙伴的联系人。目前,许多德方政府向AHK上海寻求支持,希望对其开展的试点项目予以双元制认证。VETnet项目使AHK有能力在地区层面推广双元制原则。
措施33:通过集成的项目和校友数据库打造德国参与机构的网络
目前,中国地区层面有大量高校、职业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各能力机构通过自己经验了解德国的双元制,它们也构成了试点项目质量保障的宝贵资源。通过整合GOVET(项目数据库)、iMOVE(教育和培训机构数据库)、GIZ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职业教育和培训措施,如:校友门户网站)等数据库,可以使各参与者建立联系,共同提出新举措。
措施34:推动联邦职教研究所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可持续合作
职业教育研究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决定提供基础。中国方面主要从学术角度来应对职业教育中质量保障的问题。重点是保持与中国有关研究机构的专业对话,将以企业为导向的职教形式更多地传播到中国。双方应通过联合取得成果,并开展双向信息交流。为筹备制订联邦职教研究所(BIBB)与中国合作新的定位,德方从2015年起接受中国研究人员到BIBB研究工作。德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职业概况的编制(例如用于环境技术领域的职业)、示范性试点项目评价标准及对迄今合作活动的评估。
措施35:促进德国的教育和培训课程的输出
iMOVE以营销宣传和职业教育输出作为其重点领域来为德国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支持,这为德国在中国参与职教活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鉴于其对德国职教一如既往的需求,中国将继续成为德国教育机构的重要(合作)目标国。
10. 措施一览表

编号
措施
描述
 重点
在德国形成更广泛的中国能力
1
支持创新方案,拓展德国高校的中国能力
通过结合和继续发展高校里与中国相关活动来加强德国学生和年轻学者的中国能力
传授中国经验
2
支持在中国进行长期学习和研究
双方全面资助德国学生,毕业生和博士生到中国长期留学或从事科研活动
单独措施,传授中国经验,满足专业人士需求
3
建设一个着眼中国、面向学术和科研主体需求的监测系统
 
定期,有据可查的和有针对性的关于中国研究政策动向的监测体系
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举办活动来获取信息
根据需要发布调研用于加强与中国有关的监测结果
举办研讨会和开展实况调查来将了解中国科研状况的专家和人士联网
搜集并提供信息
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构架和科学家网络
4
促进高校领域的结构性战略合作
结构性的资助,例如建立战略及示范伙伴关系
与教育部就合作双学位和博士生项目进行交流
结构性的措施,传授中国经验,开展双边研究合作,满足专业需求
5
拓展中德工程学院的相关活动
 
在中德学部框架下深化与伙伴机构(中德学院和中德职教学院)的合作
增加到中德工程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德国学生数量
结构性的措施,传授中国经验,满足专业需求
6
促进中德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可持续研究合作
建设和使用实验室以及其他中国高校中的科研基础设施以取得共同的研究成果并共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
双边实施联邦教研部和教育部的措施
结构性的措施
7
校友网络的建设
针对中德校友的可持续校友工作
推动德国学术界与中国在德校友的接触
校友工作,交流和联网
构建德国参与者网络,开展政策对话
8
加强与德国科研机构、资助机构和中间机构,高校及其他部门的交流
 
定期举行中国对话活动,讨论中国的研究和教育政策的最新进展,交流合作的经验教训以及成功和合作上的问题
参加外交部或其他部位组织的部委专题会议
与在中国的德国使领馆的科技处保持持续沟通
交流和联网
9
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设立双边政策对话机制
 
 
利用与科技部建立的双边对话机制(STC联合委员会,专题指导委员会)
利用与教育部建立的双边对话机制(教育政策战略对话和中德职教联盟)
利用中德政府磋商机制
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国教育科研和创新方面的部门建立新的对话机制
政治对话
10
联邦教研部参与欧洲和国际机构与中国教育和科研合作相关的各类委员会和倡议
参与国际研发合作战略论坛(SFIC)的中国倡议
参与针对与中国合作的地平线2020框架下的欧盟项目
探讨参与由欧盟成员国代表根据与中国欧盟项目参加的由欧盟委员会和科技部举行的科技联合指导委员会
在欧盟项目委员会中与中国合作活动中的定位
参与国际组织的中国活动
加强与欧洲国家驻北京的各个使馆科技处的协调和沟通
政治对话,设立框架条件
优化德国科研界参与中国合作的框架条件
11
与中方就有关研究与教育合作的框架开展对话
讨论用于建立公平竞争,针对外国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平市场条件的框架条件
将创新平台作为对话平台加以利用
讨论高校合作的框架条件
确定除了科技部和教育部以外其他的对话伙伴
政治对话,设立框架条件
12
促进与德国相关部门和委员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交流
 
加强与联邦经济部和能源部(BMWi),德国规范研究所(DIN),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等的交流
交流,联网,设立框架条件
加强关键技术合作
13
进一步发展中德电动汽车战略平台
举行年度会议来拟定跨部门的中德电动汽车合作的战略方向
交流,联网,设立框架条件,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14
开展采用LED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发项目
 
开展采用LED技术的科研项目(例如在农业领域,在学校或城乡)
交流,联网,设立框架条件,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15
探索中德数字经济创新伙伴关系
探索中德数字经济创新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派遣联邦教研部代表团
交流,联网,设立框架条件
加强生命科学合作
16
“2+2”模式在生物材料领域实施由产业主导联合项目
 
促进企业主导的项目
提供一个介绍两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涉及的机构和参与人员的联合数据库
搜集和提供信息,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17
延续国际生物经济资助计划
促进中德生物经济领域所有主题的合作
确定并描述生物经济在国家研究战略生物技术2030框架以及国际战略框架下用于双边合作的需求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应对全球生态挑战
18
支持德国工业推广适应中国国情的创新环境/水技术
 
建设在上海的清洁水创新中心
在中国推广创新技术,如半集中式供水和污水处理装置
交流和联网,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19
继续与中国科技部开展双边清洁水研究和创新计划(德方以FONA框架计划中的CLIENT计划与中方对接
 
商定并实施清洁水领域的资助公告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20
中国参与联邦教研部的科学年未来城市
共同举办城市化/未来城市主题活动,例如在中国举办可持续的城市化研讨会
交流和联网
21
制订一个对中德项目合作群体开放的可持续的城市区域项目公告
 
制订一个新的关于可持续的城市区域的项目公告,中德的项目群体均可以申请(特别要考虑与气候变化相应的措施和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22
促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德青年学者和大学生交流
 
共同举办有专业人士,经济界,学术界代表参加的研讨会
商讨可能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措施
交流和联网
23
针对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与自然影响,开展伴随科研合作
 
在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例如网络扩展,抽水蓄水,水利)中开展双边合作,通过不间断的科研来观察其对环境和自然的后果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24
深入了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研状况
 
通过与中方的合作了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顶尖的研究能力的总体情况(中国一流的能源研究分布图
制订关于迄今为止德国以及欧盟成员国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定期监测)的介绍和评价报告
搜集和提供信息
25
对中国气象研究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找出未来可能合作的切入点
系统了解气候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预期
信息交流并在欧洲层面上进行商议
搜集和提供信息
26
继续与国家海洋局在海洋和极地领域长期紧密研究合作
 
通过联合双边学术研讨会了解双方的需求,然后制订相应的项目招标书
搜集和提供信息,交流和联网,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27
扩大自然灾害和地质风险领域合作,开发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
 
探讨新领域合作的可能
搜集和提供信息,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推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合作
28
利用更广泛的项目资助促进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
 
推动与中国在人文,文化和社会科学框架下新项目资助线里的合作
与其他学科,大学内部以及跨部门的联网协作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
29
在中国成立一个国际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
中德双方的研究人员就共同挑选的重点话题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中德间专业交流
开展双边科研合作,交流和联网
加强职业教育合作
30
加强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
 
与教育部合作支持确定在上述五个核心原则评判标准
强调标准的必要性并强化德国职业教育在中国良好的声誉
 
 
咨询
31
开拓职业教育合作的区域伙伴关系
 
根据需求加强与省份的合作
在示范性省份将实施以企业为导向的,具有灯塔效应中德合作培训项目
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况调查措施并保而德国公司的参与
咨询,结构性措施,交流和联网,满足专业需求
32
支持通过VETnet项目来实施双元制
 
提供咨询用以在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入双元元素。例如企业培训部分以及相关商会的参与
加强AHK作为中国中国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相关地区的合作伙伴的联系人所用,例如在认证试点项目是否符合双元原则方面
咨询,结构性措施,交流和联网,
33
通过集成的项目和校友数据库打造德国参与机构的网络
 
将职业教育领域单个的参与者更好地联网
整合GOVET(项目数据库)的数据库,IMOVE(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数据库)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职业教育和培训措施,如:校友门户网站)
结构性措施,交流和联网
34
推动联邦职教研究所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可持续合作
与中国有关研究机构的专业对话,以便将以企业为导向的职教形式更多地传播到中国
寻求联合研究成果和双向信息交流,例如用来进行职业概况的编制(例如用于环境技术领域的职业),示范性试点项目评价标准的建立
中国研究人员到BIBB开展研究工作
咨询,结构性措施,交流和联网
35
促进德国的教育和培训课程的输出
 
支持德国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IMOVE的营销措施并将职业教育输出作为其重点的工作
交流和联网

 
 
 

驻德使馆教育处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
Abteilung für Bildungswesen der Botschaf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