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交流       留学服务     人才工作        汉语推广 Study in China 联系我们
首页 > 最新动态 >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预赛落幕

发布日期:2008-11-25  浏览数:6136  信息来源:
 

        51011日,第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预赛和首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预赛在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行。

这两天是周末,也是西方“圣灵降临节”假期开始的日子,但这并未影响德国大、中学生对“汉语桥”的热情。预赛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德各地大、中学生踊跃参赛,而且还吸引了柏林当地高校和中学汉语学习者到现场观摩、助阵。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公参姜锋和负责汉语教学工作的官员陈仁霞到场指导并转达了中国驻德大使马灿荣和国家汉办的问候和鼓励,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主席顾安达博士等也应邀担任评委。

 

大学生组——旗鼓相当,难决雌雄

 

10日上午是比赛的第一个单元——大学生组预赛。7名选手分别来自弗赖堡、法兰克福和维尔茨堡等大学汉学系和路德维希港应用技术大学经济学系。抽到第一号的是曾参加去年“汉语桥”决赛、来自维尔茨堡的小伙柏仁睿(Rene Bernard),今年“重披战袍”,又一次踏上“汉语桥”。巧合的是,他也是今年德国大学生组预赛的第一个报名的选手。他演讲的题目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中国》,叙述了他参加419旅德华人在柏林反对抵制奥运大游行活动的亲身经历,批评了某些西方媒体对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片面、失实的报道和对西方民众的误导,呼吁中德人民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携起手来”。他声情并茂的演讲、回答现场提问时的娴熟自如和脍炙人口的快板书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的比赛确有八仙过海之势,有备而来的选手们尽管难免有点紧张,但都拿出绝活、各显神通。在演讲中,他们或叙述自己与汉语、汉文化、中国和中国人的缘分,或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祝愿。来自弗赖堡的李追风(Michael Mazharul)的演讲“很中国”——《武术是人生哲学》。他风趣地介绍,“追风”象征着他“打拳的速度”!他说峨嵋师傅传给他的武术文化精髓将使他终身受益:武术不是教人杀人,而是教人做人。他带来的才艺节目“鹰爪拳”活灵活现地模仿了雄鹰抓、扣、翻、旋的动作,把雄鹰的力量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博得满堂喝彩。雷雨兴 (Miriam Nicholls) 是来自法兰克福大学的选手。她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来解读中国由宋代及当代的和谐社会;才艺环节,她则为观众表演了一支题为《汉藏友谊》的藏族舞蹈,舞姿轻盈、优美,艺术语言情真意切,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18岁的菲力普 (Philipp Renner) 是大学生组最年轻的选手,目前在一所文理中学读高二,同时作为早慧学生在维尔茨堡大学提前修学分。他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本已语惊四座,而他改编的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更是妙趣横生:“……俺们这儿嘎建起大鸟巢,俺们这儿嘎傲视全世界……翠花,上酸菜,送给姚明!”

 

 比赛结果让主考官和评委们大伤脑筋,因为选手们的综合实力旗鼓相当、难决雌雄。经过比预计长二倍时间的考量,评委会才做出最终评判:李追风和雷雨兴获得一等奖。

德国现有18所大学设有汉学系,近70 所院校开设中国问题研究专业,中文课程在德国高校已相当普及,德国选手在历届“汉语桥”决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曾有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人。

 

中学生组——人气旺盛,开局大吉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是国家汉办今年推出的新项目。德国区预赛组织方和承办方原本担心预赛的“人气”,令人惊喜的是,结果共有来自全德各地11所文理中学的26名选手前来参赛,其中近一半的选手眼下正处在相当于中国高考的“文理中学毕业考试”的非常时期。真可谓,人气旺盛,开局大吉!原计划12日上午开始的“汉语桥”中学组预赛不得不提前到11日下午。经过一天半的紧张角逐,来自汉堡、柏林和明斯特的雅娜 (Jana Brokate)、杨柳 (Johanna Ridder) 和康盛陶 (Stefan Kania) 脱颖而出,并列第一。

     总分排名第一的雅娜今年19岁,学习汉语不到三年。她在演讲中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东方和西方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应该沟通而不是杯葛,应该交流不是误解,思路清晰,文脉流畅;而她模仿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逗你玩》则绘声绘色,证明了她扎实的汉语功底。如仅闻其声、不见其人,恐难判断她是个外国人。杨柳身着一袭素雅旗袍出场,从她那含蓄、温婉的东方气质即可看出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的深度。演讲时,连评委都很难在口语方面挑她的“刺”。因为,她的普通话确实很标准,最让西方人头疼的翘舌、卷舌、四声等问题在她这儿似乎都了无痕迹。略显腼腆的康盛陶并列第一,也是众望所归。他曾在今年4月举办的“北威州中学生汉语竞赛”中一举夺魁。陪同参赛的老师说,为了锻炼胆量,预赛前一天,康盛陶专程前往柏林市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进行了一次“热身”中文演讲。

值得一提的是,图林根州州立外语中学囊括了本次预赛仅有的3个二等奖,获奖者年仅十五、六岁。柯雅礼(Alexander Knabe)演讲的题目虽然是《汉语,真的很难》,演讲时不知是不是紧张的缘故,他的汉字发音也的确有些许瑕疵,但他的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却使整个观众席鸦雀无声,因为,瑕不掩瑜,他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准确而到位,把观众完全带入了诗人那交织着惆怅与眷念的淡淡的忧伤里。而且,柯雅礼还是脱稿的!赛后,在场的评委都改称他“徐志摩”。同样“享受”被改名“待遇”的是与他同校的叶赫勉(Jeremia Eis)。叶赫勉从小练习钢琴,学习汉语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他的偶像、中国钢琴王子朗朗的学生;而他表演的钢琴独奏《北风吹》则身手不凡,似乎向观众表明,将来或许真有一天,他会成为德国的朗朗!。图林根的第三个二等奖获得者鲁可思(Lucas Baumbach)的演讲幽默风趣,令人捧腹。他说的是自己的名字:他本来姓“陆”,后因一同班女同学不希望二人同姓,被迫改姓“鲁”;得知澳大利亚汉学家陆克文当了总理后,他一直拿不定主义,要不要改回原姓“跟陆克文做本家”,“从可以像鲁迅一样地思考,变为像陆克文一样地思考”? 

目前,德国约有200所中学开设汉语作为正式课程,包括第二、三外汉语,或汉语兴趣班。这些课程大多从高中阶段才开始,而且周课时数也远不及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课时量。尽管如此,本次预赛选手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水平还是远远超出评委们的预期。他们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前来参赛的热情和勇气,给观众和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紧扣“灿烂文化,魅力汉语”的主题,有的涉及中国音乐、绘画、诗歌、文字或太极等,有的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动力,有的回忆自己在中国旅行、交流的难忘经历,题材广泛,生动活泼。预赛中,才艺表演环节更是异彩纷呈,惊喜不断。选手们各怀绝技,京剧、武术、书法、绘画、剪纸等现场表演串成了一台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秀。中学生组预赛最后决出一、二等奖各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6名。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预赛不仅为当地大、中学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他们之间进行汉语学习方面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德国年轻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情。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本次预赛进行了报道。

 


驻德使馆教育处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
Abteilung für Bildungswesen der Botschaf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